广东构建退役军人权益“双心”保障体系
时间:2025-11-24 09:39 作者:bet356官网首页

在广州市海珠区苏社街退役军人服务站,“功夫老兵”吴先生(右一)参与迎宾、调解矛盾。记者图:南方都市报与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推出《荣耀南粤在前列——广东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纪实》系列报道。第七期聚焦广东“争做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排头兵”的实践。近年来,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通过深化矛盾排查化解、促进社会工作协调、加强紧急救助和法律心理服务等措施,着力打造退役军人权益“双管齐下”,取得了显着发展。提高预防和解决风险和挑战的技能和童年。全省建立了10亿元退役军人紧急救助基金、3549个“老班长工作室”、293个法律服务联络点、1159个心理服务咨询服务点。依托五级服务体系,构筑权益保障坚强阵地“服务站不仅帮我们追回了首期30万元,还让我们有了‘组织永远在我们身后’的信心!” 2025年3月19日下午,两名退役军人邓伟民、林楚清向深圳市龙华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送来锦旗表达感谢。他们将房产出租给一家酒店经营者,因经营问题拖欠租金140万元以上,三年仍未解决。收到援助申请后,退役军人三级龙华区系统统筹协调、针对性发力,联合司法所、法律队伍等组成专项小组,采用“思想引导、政治+精准服务”的模式,最终成功化解了长达三年的房租纠纷。该事件的成功解决,是广东抢占退役军人权益保护“主阵地”的生动体现。记者发现,广东目前已建成从省到村的五级退休服务中心(站)27977个,专兼职服务队伍超过5万人。密集的服务网络确保退伍军人“上门”找到组织、表达诉求、获得帮助。近年来,广东持续开展依托各级退役军人服役点制定关爱政策的“大走访”活动,深入了解退役军人的实际困难生活、态度、工作、医疗等人员情况,精准对接救助来源。建立退役军人关爱帮扶长效机制,完善“走访-立案-解决-回访”闭环流程,推动问题需求由“被动应对”向“主动发现”转变,不断增强退役军人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荣誉感。全国首笔退役军人紧急救助基金精准送达“省钱”“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下来了”。回忆起2023年的一场重病,江门开平市退役军人何大爷心里仍心有余悸。他中风了,医疗费用超过20万元,家人顿时陷入困境。江门市、县、镇、退役军人服务机构三天内完成全部申请材料并开通“绿色通道”,加快审批。上个月的暑假,10万元的紧急救助资金送到了何伯伯的手中。和叔叔有类似经历的还有揭阳市退伍军人吴先生。 2024年底,吴先生被诊断出患有“主动脉夹层A型”疾病,高昂的手术费在家里炸开了锅。在走访当地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发现这一情况后,立即启动帮扶机制,8.41万元的救助资金很快就批下来了,有效缓解了他的经济压力。记者了解到,为解决退役军人紧急救助、精准救助问题,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于2019年设立10亿元退役军人紧急救助基金,这一全国首创举措,为退役军人提供了稳定的“避风港”。根据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思想政治维权处负责人介绍,截至2025年7月31日,全省累计发放退役军人紧急救助资金超过2.55亿元,惠及群众10491人,为一批陷入困境的退役军人提供了关怀和帮助。广东还开发了在线紧急援助应用系统,实现全流程在线闭环运行。资金直接划入申请人账户,保证公开透明。通过大数据筛选,系统可以主动发现可能符合救助条件的退伍军人,变“人找政策”为“政策找人”。设立3549个“老班长工作室”,打通退役军人维权“最后一公里”。 “倾听每一个诉求,就像过去的站岗一样,为我们的战友守护着合法的防线,保障着人民群众的安全。”2025年4月,江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首家“律师工作室”——“李全龙律师工作室”,为退役军人及其家属提供“零距离、专业”的法律服务,切实打通退役军人法律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在中山市三角镇设立“退役军人调解室”。梁业堂、黄桂香等人化身调解专家,积极充当沟通桥梁,奋战在退伍军人权益第一线,被誉为“退伍军人的贴心人”。在珠海市金湾区平沙镇立新社区,“老班长工作室”成员化身“政策政策”,向所在地区的退伍军人详细讲解退伍军人应急基金政策,并承诺“必要时提供全力帮助”。广东“老班长”已成为不可或缺、稳定的切实保障退伍军人权益。他们利用同事之间的情感共鸣和信任关系,为基层善治注入正能量。据统计,全省已建立“老班长工作室”3549个,7200余名“班长”进驻工作室,聆听老战士诉求,发挥“上门接待员、冲突调解员、法制宣传员、政策制定者”的“四个成员”作用。原班长们奋战在原住民治理的“新战场”。设立293个法律服务联络点,实现“事心两解”“退役军人权益保障既要注重解决实际困难,又要关注心理健康,真正做到事事两解”。 ” 思想政治维权负责人说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保障处.近年来,全省退役军人部门不断深化司法工作,在法院、司法局等机关用“法”护案件。保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。广州市司法局与广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共同建立法律援助合作机制。他们在市退役军人接待大厅设立法律援助工作室,每周为有需要的军人和军队提供免费法律服务。汕头市成立“司法支军工作室”,开通诉讼绿色通道,优先审理涉军案件,确保军人、家属、退役军人合法权益公平高效实现。我们将检讨司法的执行情况l 对符合条件、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进行救助。佛山市南海区建立了区、镇、村三级退役军人法律服务体系,为退役军人提供法律咨询、援助、调解等方面的服务。东莞、揭阳、珠海、韶关等市法律援助机构设立退役军人法律援助(室),提供电话预约、上门援助申请服务。目前,全省各级已设立法律联络点293个,着力打造横向到边、纵向到端的退役军人法律援助服务平台,有效构建了坚实的退役军人权益保障网络。在心理服务方面,“南海老班长精神家园”服务项目佛山市创建的项目自成立以来,已开展约80场志愿心理相关活动,为90多名退役军人和特护人员提供心理咨询。广州市天河区退役军人心理服务工作站致力于从心理调节、社会适应、健康教育、社会融入等方面,为辖区退役军人及其他优待对象提供综合性心理服务。 “团队中80%的心理工作者有军队相关经历,我们了解退役军人和军人家属的需求和心理特点。”该平台负责人王云歌也是一名退役女军人。惠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打造的“惠心站”项目,构建了覆盖市、县(区)、镇(街道)的三级心理服务网络,提供全程服务。在入职、退休前、退休后等关键环节开展党员知识宣传、适应性培训、情绪疏导等心理服务。据统计,全省退役军人系统共建立心理咨询服务点1159个,开展心理健康活动5727场次,为3.5万人次提供心理服务。广东用系统的思维、温暖的政策,打造全循环、全周期的退役军人权益保障体系,努力达到“同心同德、同心同德”的效果,让退役军人感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温暖,从而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爆发出更多退役军人正能量。协调员:李凌波 邹林 执行协调员:吴孙林 记者:南都记者 赵青 杨佳 吴孙林 叶子文 卢万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