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话要说|你在南极看冰山,我则打扮成南极人加
或许俞敏洪没有想到,他发往南极的那封“新东方32周年全体员工信”会引发“只觉得讽刺”的员工投诉,进而关掉一个网络调侃群。这封信实在是太美了,有“浩瀚的洁白”和“翠绿的冰山”。老鱼笔下的南极纯净而雄伟,仿佛净化了心灵。他还认为,一起过冬的企鹅被比喻为东方新人的团结,并将冰川的保存诠释为坚持的意义。但问题是,当这份诗情画意跨越半个地球,落在一个刚刚上完十个小时的课程、还熬夜制定更新计划的员工的邮箱里时,情况就大不一样了。不是员工不爱会被理解,而是真相摆在面前,没有人能强迫自己喝这碗鸡汤。老余可万分享的不是一份美好、一种心境,而是员工需要的是看得见、懂的,了解他们的加班、他们的目标、他们平凡的日常奋斗。公司净利润下降70%以上,核心教育业务增速放缓,大家手里都有KPI。老板的“诗与远方”听起来难免有些傲慢。当一封信反复围绕“我”和“南极洲”却又简单提及员工现状时,“不关你事”的例外是无法隐藏的。你在南极洲看冰山,而我则穿着南极长裤去上班。距离感不是地理上的,而是心理上的。这并不意味着老板不能有个性或感情。俞敏洪一直善于用自己的个人经验和视角将团队凝聚在一起。然而,当公司正处于转型深水区、内忧外患之下时,压力之下,领导的表达可能需要更加“脚踏实地”。比如,少一些对风景的描述,多一些对员工近期努力的认可;少一些隐喻,多一些对实际困难的认识。企业文化不是单方面的信息,而是双向的理解。有时候,一句话,“最近大家都在加班加点,我们的工作真不容易”。可能比一篇好抒情文章的一半还要强。当然,也有声音表示,这件事不需要很正式。老板也是人,也有休假的权利。确实如此,但事情的关键不是老板能不能出差,而是员工的要求是否被听到。伟大的企业文化不是由美丽的文字建立起来的,而是由日常细节中建立的信任和尊重所建立的。如果一封“来自南极的信”能让企业管理层关注“收件人”的真实感受,这确实是一个重要的提醒。归根结底,职场同理心并不要求老板和员工活得像同一个人。相反,即使你正在观看南极上空的极光,你仍然会想起某人在北京乘坐最后一趟地铁,并且你准备在信中向地铁上的那个人致以热情而务实的致意。剧本:王佩蓉 设计:林若云 编辑:曾武娟
- 上一篇:倒立“乐蓉蓉”从东莞爆红!活力是这座城市的
- 下一篇:没有了
